ISO500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基本内容
  • ISO500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基本内容

产品描述

周期45天 产品单价面议 服务区域全国 资质合规机构,资质齐全 服务专业

标准(征求意见稿)的基本内容

(一)能源管理体系模式

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图(二)标准草案《能源管理体系-要求》的主要内容

1、总要求。组织应建立并实施能源管理体系,以降低能耗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能源管理体系应覆盖组织与能源管理有关内部过程和外**程。

2、管理职责。包括管理承诺、能源方针、作用、职责和权限等方面的要求。

3、策划。包括能源因素、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、能源管理基准及成员、能源目标和指标、能源管理方案等方面的要求。

4、实施与运行。包括资源,能力、培训和意识,信息交流,文件控制,记录控制,运行控制等方面的要求;

5、检查与纠正。包括监视、测量与评价、合规性评价、不符合,纠正、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、内部审核等方面的要求;

6、管理评审。包括总则、评审输入、评审输出等方面的要求。

(三)能源管理体系关键要素分析

针对能源管理体系中所包含的关键的要素进行分析如下:

要素

能源管理体系-要求

能源方针

能源方针是指由组织的较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降低能源消耗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总体宗旨和方向。

在制定能源方针时,强调要对降低能源消耗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持续改进作出承诺;对遵守与能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、政策、标准及其他要求作出承诺。

另外,组织自身需求和有关的法律法规、标准等强制要求也是能源方针关注的主要方面。

策划

能源管理策划相对比较复杂,首先要识别能源因素和评价出**控制的能源因素,识别有关的法律法规、政策、标准及其他要求,同时还要建立能源管理基准和成员,在此基础上,确定能源目标、指标。最后,要针对所确定的目标、指标及相关能源因素,制定能源管理方案。

基准与成员

建立能源管理基准和成员是能源管理体系的一项基础的、不可缺少的工作,组织可以依据所确定的基准、成员(适宜时),进行能源绩效的纵向比较(与历史情况进行比较)和横向比较(与**业进行比较),同时,基准和成员也是确定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基础。

目标和指标

能源目标是指组织所要实现的降低能源消耗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总体要求。能源指标是由能源目标所产生,为实现能源目标必须达到的可测量的降低能源消耗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具体要求。

同样,能源方针、能源目标和能源指标共同构成了能源绩效的评价依据。

能源目标通常是定性的,针对某一具体的能源因素提出总体要求,而能源指标通常是定量的并且是可测量的,如能源利用率指标、能源节约率指标、系统能源效率指标等。

能源目标和指标通常是"内外结合的比较要求",主要依据基准、成员、法律法规、标准等确定。

资源配置

能源管理将资源作为实施与运行的一个部分,不仅提出了原则要求,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。如:设备和系统的自身能源利用效率对能源指标的影响即直接又重大,在进行设备配置时需要综合考虑其能耗和效率问题。

运行控制

一方面,组织的能源消耗产生于产品实现的全过程;另一方面,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将直接影响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。因此,在能源管理体系中,运行控制虽然作为实施与运行的一部分内容加以阐述,但具体的控制内容应涉及两个方面:

a) 产品和过程设计;

b) 设备、设施配置与控制;

c) 能源采购;

d) 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等。

设计

在能源管理体系中,作为运行控制的一部分,应针对产品和过程设计提出有关的能源管理要求。特别是在类似生产流程设计过程中,不仅应考虑生产全过程中所使用的能源的种类、经济性、质量、环境影响、能量平衡等因素,还应重点考虑耗能设备、耗能系统以及各系统间的匹配,实现降低能源消耗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。也就是说,能源管理对"事前控制"依赖很强。

采购

由于能源采购对组织的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有重大影响,应在能源管理体系中对能源采购提出具体要求。

监视和测量

除一般意义上对能源特性的监测和测量外,在能源管理体系中还强调:

− 能源测量:包括利用综合能耗计算、能量平衡、节能监测、能源审计等手段进行的监测和测量;

− 能源绩效评价:组织应定期收集关于目标和指标的执行情况,产品、设备和系统的能耗情况,节能新技术,较佳节能实践,新能源、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情况等,利用这些信息对组织能源绩效作出评价并识别出持续改进的机会。



http://hnqyzx.cn.b2b168.com

产品推荐